9-11月份,是柑橘快速膨大、着色增甜的关键时期。饱满靓丽、汁多味美的柑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和果实的价格。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影响柑橘着色增甜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柑橘生长期变色主要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变化导致的。
幼果阶段呈现绿色,主要是因为果皮叶绿素含量高。转色期,柑橘由绿转黄乃至红色,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花青素则是普遍存在水果中的一种色素,水果显示出不同颜色均与该色素相关。

柑橘果实着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叶绿素在此阶段逐渐消失,花青素和类黄酮不断积累。其中花青素是糖分的代谢物,果实糖分含量越高,花青素合成越多,果实上色越明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同一品种的柑橘果实颜色越深品质越好。
一、什么因素会影响柑橘着色?
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都为糖的代谢物,其含量和总含糖量成相关,当柑橘的含糖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着色,随着糖分的增加,着色越深。
1、外部果比内膛果色好,向阳面比背光面色深。未做套袋处理的果比套袋果着色深,但同为套袋果,其中透明度优的袋内果上色好,这都说明光照与着色关系密切。
2、光照有助于色素增加,一方面光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使更多的糖分流入果内,另一方面光可以直接诱发色素的形成。
3、适当低温能增加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4、氮素过多着色差。氮素过多,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促进枝条生长,促使大量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形成,增加有机物的消耗。

二、什么因素会影响柑橘果实甜度?
1、不同的品种,成熟时糖度不同。柑橘品种用嫁接育苗的方法建园,甜度遗传会相对稳定。同时砧穗组合对果实的甜度也有影响。
2、水果主要含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其中果糖最甜,蔗糖次之,葡萄糖最次。不同柑橘各种糖含量略有不同。
3、品尝到柑橘的甜度还和含酸种类(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等)及其比例有关,温度会影响柑橘所含酸的呼吸降解。柑橘以含柠檬酸为主,其呼吸降解温度比酒石酸和苹果酸高,故秋冬柑橘成熟前后气温高低直接与柠檬酸呼吸降解的快慢有关,左右着果汁中糖酸比值提高的速度,表现出不同年份柑橘果实甜度的差异。
4、柑橘果实甜度与叶果比值关系密切。叶果比值适中,枝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维持有效光合时间长,光合强度大,淀粉合成运输分配积累大于器官建造的消耗,有利于转化为糖而提高果汁中的甜度。

5、柑橘果实甜度与果园土壤条件和施肥密切相关。果园土壤有效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常年施肥又以有机肥为主,肥料中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比例适当,对树体周年肥水供给及时,果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果实风味更加浓甜。
三、如何提高柑橘糖度和着色?
1、多施有机肥(腐熟农家肥)、间种绿肥、增施生物菌肥。提倡使用麸饼、花生麸和生物有机肥,追施含腐植酸、氨基酸肥料,可提高果实色泽及糖度。
2、加强树冠管理。增光增甜,橘园密改稀、树冠高改矮,确保形成“独立树”,树形修剪遵循通风透光原则。采前20~30天控水,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地面覆盖反光膜,既控水,又补光,利于提高果实糖度。

3、补矿质元素增甜。花蕾期增施硼肥,果实膨大期到转色成熟期叶面补施锌、硼、镁肥。增施磷、钾肥,磷能提高果树根系吸肥能力及抗旱、抗寒能力,促进花芽分化,增进果实品质和提高水果产量;钾可以促进枝梢加粗生长、组织发达,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和提高水果产量和贮藏性能。
4、土壤调酸碱,补钙增甜。黄红壤多为酸性,pH值4~5.5,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有机肥、绿肥、钙镁磷肥混合施用,可提升果实糖度。
5、在结果期至采摘前,喷施1000倍液的稼乐士好色真甜喷施2~3次,可促进果实的膨大着色,增加果实甜度。

6、控产:新梢抽发不能过量,完熟采收。大果品种,严格疏果,比如沃柑标准果直径7~8厘米,味甜价高。若过量结果,直径60以内,味差则价低50%以上。
控氮:氮多水分过多,果大皮厚味淡,且着色会推迟。结果树生长期氮肥应该适量或少量。
控水:着色至成熟期必须控水,不能随意浇水。夏梢及秋梢,适量即可,过多则果实营养供应不足,果偏小,且糖度脆嫩度都会受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影响柑橘着色增甜的因素及解决措施。农户朋友们在柑橘种植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提高柑橘果实品质,才能获得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