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沃尔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叶面肥/水溶肥/冲施肥

联系电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作物施肥八大误区,你了解多少?
作物施肥八大误区,你了解多少?
NEWS
 
作物施肥八大误区,你了解多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作物施肥的好处已被人们熟知,现在农作物施肥已经成为了种植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可到现在农作物施肥依旧存在着一些误区,今天小编普及一下农作物施肥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办法!

误解一:肥料很容易被吸收,因为它靠近植物的茎。

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很多农户认为越靠近茎秆部位,根系越密集,施肥的吸收效果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植物吸收营养的部分在根毛区,植物的茎和根(除了根毛区)吸收很少或不吸收营养。施肥时,肥料靠近茎(苗期除外),不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高,也容易出现“烧苗”现象。

因此,施肥位置应根据植物的根系分布来确定。果树的毛细根一般是分布在树冠滴水线位置,施肥就应施在这个位置,才能保证肥料的吸收率。

误区二:作物缺肥后施肥。

当施用于稻田时,肥料被作物吸收和利用需要3-5天,施用于旱地需要5-7天。因此,如果在作物缺肥后再次施肥,作物缺肥的时间会延长,导致产量下降。

因此,作物施肥应根据作物的生育期和需肥特性进行施肥,肥料在水田吸收利用速率较高,在旱地吸收利用速率较低,根据实际情况,提前1~2周将需要的肥料施入土壤,以保证作物能正常吸收养分。

误区三:只要庄稼长得好,就能获得高产。

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叶菜和肉茎作物除外)。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误区四:只要施肥,就会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与许多条件有关,如土壤特性、作物品种、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等。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养分流失甚至缺肥都很容易发生。沙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应采用少用多用的原则。粘壤土肥效低,因此应施用足够的基肥,并应及早追肥。钾肥很容易溶解,但也会很快流失。有机肥和磷肥效率低,流失少。应该尽早应用。

误区五:只注重施肥量,不注重营养成分。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活性成分含量低甚至不含营养成分的复合肥,由于价格低廉,在农村很有市场。当农民施用高含量的复合肥时,他们继续他们的施肥习惯。结果,氮、磷、钾施用不足,导致作物肥料缺乏和元素缺乏,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使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分了解这些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合使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误解六:过多的受精导致高收益。

根据收益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量时,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如果施肥过多,产量就会减少。

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最佳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充分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误区七:重视大量元素,忽视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然而,如果不添加微量元素,将导致植物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

因此,为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结合作物的肥料需求特点和土壤养分的组成,施用大量的铁、锰、锌、硼等微量元素。

误区之八:价格贵=成本高

由于复合肥产品属于生产资料类,非直接消费品,所以分析成本高低的依据不是价格而是投入产出比,如果在同等用量或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哪种产品带来的效益高,产量高,哪种产品的成本就是低的。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总结的农作物施肥存在的八个误区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农资信息可随时联系我们。

 
上一条: 辣椒徒长怎么办?这样做,茎秆粗壮,产量翻番
下一条: 作物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这样做,生根壮苗又增产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河南沃尔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400-088-2089


 

联系方式

地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微信:woerte6688
QQ:2587499513

 

友情链接

河南沃尔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郑州建网站
备案号:豫ICP备2024101723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