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有不少朋友说看见自己种植的黄瓜叶子起了许多小泡泡,特别担心是不是某种病害引发的症状,其实这就是一种生理性病害——“黄瓜泡泡叶”。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黄瓜“泡泡叶”。
一、症状
在低温、弱光下易发生,多发生在植株的中下部叶,最初叶正面出现许多凹凸不平的小泡泡,后期凸起部分呈褪绿斑,最后变成黄色或褐色。

二、发生规律
生理性病害,在低温、弱光下容易发生。温度过低,植株生长始终处理缓慢生长状态;或者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光照强度严重不足,忽然天气骤晴,棚温迅速提高;或晴天浇灌大水等都可能引起这种不良状况。
三、防治措施
1、 设计和建造具有良好采光和保温性能的日光温室,随着冬季的来临,温度逐渐下降,应及时启用外保温设备,提高棚内温度,这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2、 正确选择品种:尽量选择耐低温、耐弱光的黄瓜品种。黄瓜属于喜温性的作物,所以控制好种植温度。选择品种要因地制宜,应根据当地气候选择品种。
3、注意温度调控:当下午棚内气温降到20℃左右就要及时覆盖草苫或关闭风口进行保温,这样才能够保证前半夜的温度满足叶片内光合产物运转所需要的温度和气候环境。
4、为及时缓解“泡泡叶”,除温度适宜以外,可以上喷海藻生物刺激剂,提高作物的防寒抗冻能力。下冲地魔力,增强作物的根系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
以上就是关于黄瓜“泡泡叶”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