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毒病近几年逐年严重,新的病毒病也不断出现。熟悉病毒病的特性、了解病毒病的规律,对于防治是十分必要的。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病毒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蔬菜病毒病有哪些危害症状?以及如何防治蔬菜病毒病的发生?
病毒病是在高温季节常发的一类蔬菜病害,它被称为蔬菜上的“癌症”。蔬菜病毒病是由于寄生于蔬菜自身细胞内部病毒而引起的病症。由于病症的主因是由于蔬菜细胞内部的病毒而引起,故不能够通过外施农药进行完全有效治理,只能早期进行病毒预防。
一、发病原因:
1、高温干旱的气候:近几年冬温,早春温度偏高一直持续到秋季,而且少雨干旱,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2、连续重茬的种植:由于菜农所持有的菜田面积有限,所以连续重茬种植一些都会感染病毒病的蔬菜,有利于病毒病发生。
3、化肥大量的使用:蔬菜的种植主要使用化学肥料,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低、有益微生物少,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4、多种害虫的发生:菜田内有多种传播病毒病的害虫如蚜虫、蓟马、粉虱、特别是近几年发生较重的烟粉虱更带来了病毒病的大发生。
5、化学农药的抗性:对病毒病的防治一直以来还是使用化学防治,农药单一,防治效果较差。
二、危害症状:
病毒在侵染蔬菜植株后,不仅与蔬菜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株的养分输导,改变植株某些代谢平衡,使蔬菜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蔬菜生长困难。植株受害后整体表现畸形,明显矮化,长势受抑制,节间簇生小叶片;后期花梗茎秆上出现深褐色枯死斑纹、条块;叶片受害后表现为颜色不均匀,呈黄化或斑驳、花叶、畸形、皱缩不伸展、叶小、增厚等症状。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或条点;果实褐色条状或团状,轻微凹陷,或有瘤状突起,变色部分不深入果实内部。
三、病毒病与其他病害的区别:
病毒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别是,病毒病没有菌脓或菌膜;和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别是,病毒病不产生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和粒状物等。但它们都属于传染性病害,有发病中心,且从发病中心向四周蔓延。非传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多为片群发生,没有发病中心。病毒性病害为零星分布,病株附近有健株,有发病中心。生产实际中病毒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症状有时很相似,应注意区别。
四、防治蔬菜病毒病的措施:
1、提高作物抗性、增强免疫力。
日常管理中,很多种植朋友们很容易忽视这点,总认为,防治病害就要用药治疗,但是对于蔬菜病毒病来说,增强植株抗性应该放在第一位置。例如喷施稼乐士--海藻生物刺激剂补充养分,可明显增强植株抗性,提高抗病毒能力。
2、有时病毒病容易混发细菌
例如条斑病毒病经常混发细菌,可以喷施稼乐士--天下无菌,针对作物真菌性、细菌性、病毒病、混合混发型等病害问题,一瓶解决。
3、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病毒病的发生与缺锌等微量元素有关。喷施糖醇锌可以有利于病毒的防控。
4、按疗程用药很重要
病毒病的防控不同于真细菌的防治,真细菌药剂很多是直接杀死病菌的组织结构致死;而病毒病是生活在植物活细胞内的,药剂喷雾只能靠内吸到植物细胞内,然后钝化病毒活性,抑制复制,让其危害减少,使作物不显症,所以很难1次达到治愈效果,必须持续用药,一般需要3-4遍药剂,7天左右一次。
5、控制好传播媒介
虫害(白粉虱、螨虫、蓟马等)是病毒主要传播媒介,日常一定要定期喷施杀蚜虫、白粉虱、蓟马的药剂。
6、一定注意田间操作。
病毒病大多通过伤口传播,虫害(白粉虱、螨虫、蓟马等)传播是一个方面,田间操作例如吊绳、摘果、摘叶等,一定要先健康植株,再病株,或不管理病株。
7、注意抓住预防病毒病的关键时期
通过实践证明,苗期以及生长前中期,如初花期都是病毒病容易发病的阶段,所以要提前预防。可以选择稼乐士--天下无菌。
8、高温、干旱是病毒病的发病条件。
高温季节,要遮荫降温,小水勤浇。
9、在拔园时,要将植株拔出干净,不要让大量根系留在土壤中。
在拔园之前要先将土壤浇水,两三天后再将植株拔出,否则会有大量根系残留在土壤中。
蔬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蔬菜病毒病有哪些危害症状?以及如何防治蔬菜病毒病的发生?以上就是关于蔬菜病毒病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